分享到:
陸定一同志的著名革命回憶錄《老山界》,,建國以來一直作為傳統(tǒng)教材收入初級中學(xué)語文課本,,“老山界”這個名詞也因此傳遍了神州大地。對“老山界”這個地名,,1985年《初級中學(xué)語文第一冊教學(xué)參考書》第21頁注釋是這樣寫的:“老山界,,又名越城嶺,,五嶺之一,,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(qū)東北與湖南新寧邊境,。紅軍1934年10月開始長征,11月越過老山界向貴州方向前進,?!睘樽穼ぎ斈昙t軍長征留下的遺跡,我們一行數(shù)人,,沿著陸定一《老山界》所記錄的紅軍長征路線——重走了一次老山界。
老山界的范圍很寬,,它包括廣西壯族自治區(qū)的全州,、資源縣和湖南省的新寧、東安,、城步等縣,。半個世紀前的1934年11月,,中國工農(nóng)紅軍備嘗艱辛,在付出了重大代價后,,突破了敵軍四道嚴密的封鎖線,,來到了湘桂邊境少數(shù)民族散居的越城嶺下,開始了翻越老山界這座“長征中年過的第一座難走的山,?!备鶕?jù)《中國工農(nóng)紅軍長征路線圖》,紅軍是分兩路翻越老山界的:紅一方面軍從廣西全州翻越老山界,,西進直指湖南通道,;紅六軍團則從廣西全州、湖南東安,、新寧“兩省三縣”交界處的老山界中段舜皇山翻越過去,,往西進入廣西黎平。陸定一筆下所述是后一部分紅軍翻越老山界的情況,。
我們一行出發(fā)地是塘旁邊村,,即《老山界》中的塘坊邊,這個地處越城嶺下峽谷之中的小小山村,,景色十分迷人,。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日夜在小村前叮咚流淌,河底的太小卵石在八月的陽光下閃動著七彩光芒,。小河一側(cè),,駝峰般的群山蜿蜒曲折,山上參天古木,,青翠欲滴,,小河另一側(cè)則矗立著高達數(shù)十丈的懸崖峭壁,壁面光滑如洗,,站在下面,,上難見頂。1934年11月的一天夜晚,,陸定一隨紅軍長征隊伍不聲不響地經(jīng)過該村,。第二天早晨,村民們起來后看到樹上,、籬笆上,、石壁上貼了許多諸如“不拉夫,不擾民,,買賣公平”和標語,,都說是神仙過了路。該村一位現(xiàn)已80多歲的老人有幸見到了這些“神仙”隊伍。老人愉快地向我們回憶道:“那是一個滿天星光的夜晚,,我半夜起床上茅廁,,忽然看到村邊在匆匆忙忙地行進著一支人馬,他們穿著灰衣,,雙腳扎著綁腿,,有的背上還背著一頂尖尖的竹笠。隊伍過了一個小時,,硬是沒有弄出大的聲響來,,更沒有過去廣西軍閥隊伍那樣捉我們的雞,牽我們的羊,。這隊伍怪了,,十多天后,廣東劉建緒的部隊也從這里過了,,他們拆我們的籬笆,,燒我們的稻草取暖,并說是追趕前面的紅軍的,,我才知道那夜過的‘神仙’是紅軍,,可惜我沒們沒有保護好紅軍留下的標語,它們都被劉建緒的部隊撕了燒了,?!崩先说脑拵е钌畹倪z憾。
天剛蒙蒙亮,,我們就踏著紅軍的足跡,,向塘坊邊村后的雷公巖爬去,山越爬越高,,路越走越陡,,林也越來越密。我們沿著羊腸般的山道艱難地向上爬,,沉重的露水打濕了我們的衣服,,大顆大顆的汗珠也濕透了我們的內(nèi)衣,臨近中午時分,,我們終于爬上了雷公巖,。就是在這里給陸定一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。他對這里的高,、險,、陡了下分生動的描寫:“滿天都是星光,火把也亮了起來,,從山腳向上望,,只見火把排成許多‘之’字形,,一直連到天上,跟星光接起來,,分不出是火把還是星星。這真是我平生沒見過的奇觀,。在‘之’字形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,,向上看,火把在頭頂上一點點排到天空,;向下看,,簡直是絕壁,火把照著人的臉,,就在腳底下,。”到了雷公巖,,果然陡極了,,幾乎是九十度的垂直的石梯,只有一尺多寬,。旁邊就是懸崖,,雖不很深,但也夠怕人的,。因此,,他當時就想:“將來要在這里立個紀念碑,寫上某年某月某日,,紅軍北上抗日,,路過此處。因為他們完成了一個任務(wù),,把一個堅強的意志灌輸?shù)秸麄€縱隊每個人心中,,饑餓、疲勞甚至受從傷的痛苦都被這個意志克服了”,。今天,,我們重新走在紅軍走過的這條路上,同樣的,,當年紅軍那個堅強的意志也灌輸?shù)搅宋覀兠總€人心中,,一路饑餓、疲勞甚至受傷的痛苦也都被這個意志克服了,。
雷公巖雖然高,、險、陡,,但景色卻十分秀麗,。站在這里,,頭上,只聞到林濤呼呼,,不見林海波濤,;足下,只見溪流如細繩,,不聞溪水叮咚聲,。如果山山坳坳的云霧升騰起來,那萬山叢林在云海中露出的一頂頂渾圓山頭,,就猶如一盆半浮半沉的雞蛋在水面浮動,。當濃霧被子陽光散盡,明媚的陽光從云縫中透出,,灑在山麓的云層上,,那云層便呈現(xiàn)出美麗的玫瑰色和金黃色,而那些探出云層之上的林峰,,便恰似大海中緩緩游動的座座小島……如今,,陸定一說的那個紀念碑雖被當?shù)卣⑵饋恚P下的雷公巖等處已被政府列為重點旅游景點,,正在開發(fā)建設(shè)當中,,成為舜皇山國家森林公園的一部分;倘若陸老在天之靈得知,,人也會感到欣慰吧,。
我們已無法找到當年讓陸定一和紅軍戰(zhàn)士歇腳和為他們煮粥的那家瑤民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,,黨和人民政府改善了瑤民的生產(chǎn)和生活條件,,祖祖輩輩以“刀耕火種”方式維持生計的瑤民們,走出了深山老林,,分到了田土,,過著和漢人一樣的聚居生活。在雷公巖北面的半山腰,,我們走進了一個瑤家村寨,。這里聚居著20來戶瑤胞,我們一進村寨的時候,,他們許多人正忙著采摘,、翻曬著花生。瑤胞們一邊同我們熱情地攀談,,一邊捧出大碗大碗的花生讓我們品嘗?,幇麄兤咦彀松嗟叵蛭覀冋勆嚼锷詈褪粘桑瑢ι酵馐澜?,他們也談得津津有味,。他們說,,他們不光從電視上了解了山外,他們中的一些年輕人也走出大山,,去長沙,、廣州、深圳等地打工長見識,,他們早已不為生計擔(dān)憂,,他們考慮得更多的是如何至富,如何過上更加美麗的幸福的新生活,。“這些,,多虧了當年紅軍流血打天下,。”一位70多歲的老瑤胞深有感觸地說,。告別瑤寨時,,已是傍晚時分,我們一邊往山下走一邊想,,倘若陸定一同志至今不還健在,,他在重走一趟老山界后,他的筆下又該是怎樣一番情景呢,?
相關(guān)政策